“国产版ChatGPT”将开放江苏这样落地

发布时间: 2023-08-26 10:46:45 |   作者: 新闻中心

  近日,一款功能强大的AI语言模型ChatGPT 成为全世界热议话题。ChatGPT火爆的同时,国产版也在谋划布局。百度2月7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官宣:生成式对话产品大模型新项目文心一言(英文名ERNIE Bot)敬请期待。记者从官方微信号得知,“文心一言”项目将于三月份完成内测,面向公众开放。目前,文心一言在做上线前的冲刺。

  “ChatGPT有关技术,百度都有。百度在人工智能四层架构中,有全栈布局。包括底层的芯片、深度学习框架、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。文心一言,位于模型层。”该推文中提到,百度在AI领域深耕数十年,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ERNIE,具备跨模态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。他表示,ChatGPT是人工智能里程碑,更是分水岭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AI技术发展到临界点,企业要尽早布局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国内许多企业的人机对话技术专利申请也加快了脚步。截至2月8日,天眼查App显示,我国目前有408项“人机对话”相关专利申请信息,其中超8成为发明专利。其中2023年已有7项相关专利公布或获得授权。

  记者注意到,“人机对话”专利“混战”不乏互联网巨头的加入,腾讯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申请的“人机对话方法、装置、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”专利可实现人机顺畅沟通;阿里巴巴达摩院(杭州)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“人机对话及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方法、系统及电子设备”专利可提升问答交互的准确性;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“人机对话方法和对话系统”专利可识别用户异常行为进行回复。而位于江苏的南京云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也于2023年1月20日公布了一项名为《面向人机对话的地址要素解析方法、系统与计算机可读介质》的发明专利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目前,江苏一些科技公司已经在人机对话系统的应用方面做一些探索。南京星蝠科技有限公司CEO魏佳星和团队已经对人机对话技术专利进行了落地:其公司微信公众号从标题到正文全部使用ChatGPT写作。“写一篇关于AI外呼产品的销售策略。”早在1个月前,ChatGPT对该问题的答案令魏佳星出乎意料,它从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、解答疑惑、强化价值、讲述客户收益、跟进客户等七个方面做了回答,条理清晰。

  但在公司智能客服领域应用人机对话技术,魏佳星认为暂时还行不通。他坦言,目前应用落地的困难主要有三个,首先是成本过高,目前ChatGPT调用一次的费用在几美分,而智能客服一天的问答次数可能达到几十万次;其次,目前它回应速度还不够快,不能全部符合对客服的即时回复要求;最后,按照目前的人工智能水平,没有很好的方法对回复内容做个性化训练。

  国内类似技术何时才能实现弯道超车?魏佳星认为,这条路还任重而道远。实现同等甚至更优质算法,要基于开放的非常大量级的文本数据来进行训练,其形成一定文本内容逻辑体系,就像拥有了“生命”。

  不可忽视的是,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的落地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。魏佳星认为,解决人机交互中“听得懂”的问题,自然语言处理(NLP)是核心。而在基础设施端,不仅需要扎实的云计算基础设施、云基础设施、高算力的AI芯片,还需要数据和算法的支持。如果将人机对话比作一辆车,数据就是它的“燃油”,算力就是它的“发动机”,算法则是它的“大脑”。

  “在网络安全领域,ChatGP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网络安全专家快速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,并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攻击,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网络安全专家分析攻击者的行为,以便更好地防范未来的攻击。”南京聚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于化农和记者说,ChatGPT还能用于网络安全审计、网络安全教育、网络安全研究等方面。

  与此同时,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,ChatGPT同样也会为网络安全带来威胁,比如被人为控制编写恶意程序、进行网络钓鱼、泄露数据信息等。于化农说,目前,由于黑客可能利用ChatGPT来生成攻击代码,这种代码一般具有显而易见的机器人特征,故对于防守方而言,如能提前布局,利用ChatGPT通过训练来识别这种机器生成代码,就能大概率地抵御住这种攻击。不过,由于网络攻防是一个动态过程,怎么样发展还需网络安全领域的各方专家群策群力,尽早提出解决方案,以免在未来的网络战争中处于被动地位。

  “ChatGPT上线个月活跃用户破亿”“美国近九成大学生用ChatGPT做作业”……最近,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引发热议,其强大的功能让不少人惊呼,AI抢人类饭碗的脚步慢慢的接近了。

  面对ChatGPT的强大能力,不少人跃跃欲试,也有人感到不适,担忧饭碗不保。一项技术若有可能改变人类社会,引发热议、争论、批评都属正常。但应看到,聊天只是AI技术的一项落地应用,ChatGPT的火爆更大程度上是找准了“赛道”,让普通人有参与感和成就感,它距离“奴役人”的科学幻想隔着“千山万水”,短时间内也不会导致某个职业的消亡。在用质疑声淹没它之前,我们不妨坚定相信科技造福人类,对新事物、新技术保持充足的好奇与善意。

  知识爆炸的时代,个人能掌握的知识上限与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之间,已经相隔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。文艺复兴时期,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跨学科掌握各类前沿知识,诞生了达•芬奇这样的“通才”。但今天的学生,能专精一门学科甚至是其中的一个研究分支已经不易,更不要说在多个领域深入学习、有所建树。但在AI的帮助下,人们也许可以更轻松地运用各领域知识成果,把大脑从背诵记忆中解放出来,把精力留给决策、交流、思考工作。若把人类的大脑比作有限的“内存”,那么AI就可以担负起“硬盘”的角色,两者各司其职,相得益彰。从这个方面来看,我们不应被AI的聊天功能“迷惑”,动辄搬出AI“不懂人性”“难挑大梁”等观点来迎合部分人的喜好——AI不必是我们的“好朋友”,它可以是人类的“好帮手”。

  “好帮手”会“抢饭碗”,更会“造饭碗”。往远里说,工业革命时期的珍妮纺纱机,曾让传统纺织工人失业,但它的应用壮大了纺织行业,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。往近里看,数码技术让胶卷行业凋敝,网络技术重创了传统媒体,但它们创造出了一系列全新业态,带来了海量的就业机会。过往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,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增就业机会要远多于其替代的就业机会,也许,社会学家所预言的“劳动的终结”和“闲暇革命”,就要依赖AI来实现。今天,AI技术尚未普遍应用,能创造出的就业形态还不能明确,但联想到AI绘画诞生之初就出现的“关键词优化师”等新职业,我们有理由相信AI指向的就业机会绝不会少。

  应承认的是,若AI技术大规模应用,的确会影响到一部分人,关于人与科技的宏大叙事,并不能解决这种困境。但越是容易受一定的影响的人,越应该主动了解技术发展、拥抱趋势变化,成为新技术的掌握者,在探索中拓宽职业之路。

  下一场科技革命出现在哪个领域,目前尚未有定论,但AI优异的表现清晰表明,它有潜力改变人们的工作模式、生活方式,对其如何重视都不为过。能做作业、写论文的ChatGPT,已具备生产工具的雏形,在某些方面领先于同种类型的产品。我国的AI研发也一直走在前沿,更应抓住国内市场巨大的优势,加大对商用AI的投入研发力度,让市场的回馈与AI的研究互相成就,切莫在下一场科技革命中再落后于人。解放思想无止境,看待技术进步也是如此。我们固然要思考AI威胁知识产权等科技伦理问题,但在人们真正被新技术影响、品尝到新“滋味”之前,过多的质疑都可能让我们看上去像吃不着“葡萄”的“狐狸”。对待AI这样的重要技术,我们唯有以虚心、恒心和信心,牢牢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,才能不负时代、成就未来。


上一篇:任见:飞梭织布机之后的重大发明珍妮纺纱机-《浪漫国度》093
下一篇:【48812】新式喷气织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
QQ